嘗試將藝術元素融入到
動物的豐容物中
期冀藝術與動物的靈動結合
北京動物園的四種靈長類動物
(白頰長臂猿、川金絲猴、山魈和黑猩猩)
成為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
“動物與人”系列課程的目標動物
項目的開展能引導人們
進入一種耐心的觀察
並深入思考、體會
人與動物之間復雜細膩的關系
豐容——在圈養條件下,豐富野生動物生活情趣,滿足動物生理心理需求,促進動物展示更多自然行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稱。
通過構建和改變動物的生活環境,允許動物表現出正常的行為和為動物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,用來排解動物的無聊,這是提高動物福利的一個重要技術工作。國際公認的動物福利認為動物們應當享有的五大自由:
1、不受饑渴和營養不良困擾的自由;
2、不受恐懼和憂慮緊張的自由;
3、不受身體和環境不適的自由;
4、不受痛苦、傷害和疾病的自由;
5、能夠表達正常天性的自由。
一般來說,在人工圈養條件下的野生動物通常較難“享受”到最後那條“自由”,而豐容就是根據動物的生物學特性和原棲息地環境特點,通過采取食物和環境等方面的刺激,使動物展示出更▓多自然行為、恢復其原有天性。讓我用最通俗的話說就是“裝修”,人裝修房子為了美觀、滿足生活需要,給動物也是一樣,要讓它們住進去有“家”的感覺,這個家指的是它們在野外生活時的自然環境。在做任何豐容之前,我們要對動物的自然生活史深入了解,還要結合我們動物園籠舍的實際情況,同時還要先展開一些具體的動物行為觀察工作,畢竟我們做豐容的目的是要讓動物表現出更多的自然行為。
課▓程開展之後,同學們從第一次比較隨意的設想,到經歷實際觀察後的感悟,在第三輪都拿出了對動物更為健康、有效的豐容物,豐容物外形更加飽滿,整個過程更為▓完整,特別是長臂猿組的工作,進展令人興奮,同學們制作的已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豐容物,而是兼具藝術與趣味性的豐容道具,這令籠舍中的動物與展示窗外面的觀眾同時體驗到了新鮮的內容。
同學們用到的豐容材料▓基本都是天然材質,在PVC取食器的加工上也是加入了藝術元素,使整個豐容作品散發出濃郁的藝術氣息。
此次跨界合作令人愉快,與傳統豐容物相較,美院學生的豐容物融入了美,與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結合,並且大膽創新,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突破了固有思維,開拓了思路。